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的一体化协同发展,4月16日下午,武汉长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映廷一行莅临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双方就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育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此次会议由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胡静主持,学院执行院长姚宜斌教授、党委副书记余亮以及长江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会。
会上,长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映廷全面而详细地阐述了新区的规划建设进展与产业布局情况。他指出,长江新区作为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新引擎”,紧紧围绕“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三大主导产业,正全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研平台延伸基地以及千亩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工作。同时,为吸引和扶持相关产业发展,新区还配套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支持,如研发补贴、税收返还等。此外,新区将聚焦“空天信息、智慧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精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并且充分依托阳逻国际港等交通枢纽的显著优势,积极推动临港经济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姚宜斌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学院的管理机制、培养模式以及建设情况。自2024年成立以来,该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发展理念,充分依托武汉大学雄厚的学科优势,重点在“空天信息、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四大领域进行布局。通过构建“校企双导师制”联合培养体系,学院已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携手共建实验室及技术中心,成功形成了“课程-实践-产业”全链条育人生态。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还计划于2028年搬入创新园区,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达成了广泛共识,一致认为合作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校企合作模式,而应拓展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校企地”联动模式。围绕研发成果转化、企业课题攻关、学生实训基地建设、企业人员培训以及整合校友资源等多个关键方面,双方将深入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陈映廷表示,长江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高校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优质的人才培养支撑。希望与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联合体建设以及人才定向输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打造“高校研发-新区转化-全域应用”的校地合作典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胡静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座谈会是校地双方积极落实湖北省“先行区”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展望未来,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深度融入长江新区“四新三城”的发展蓝图,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闭环融合,全力助力新区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崛起新引擎”和“全国校地合作标杆”,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